皇帝脸上却不曾有什么欣慰和高兴之色。
严嵩的回答是滴水不漏,但皇帝就感觉没抓准自己的心思。
接着又问徐阶。
徐阶自是附合严嵩。
再问袁炜。
袁炜也是赞同严嵩的处断。
嘉靖内心有些失望,不过感觉眼前这三个心腹股肱大臣也没甚错。
毕竟就是从常理出发,且完全照顾了自己的脸面。
只是嘉靖也没表现出什么高兴的神色,起身一拂袖,淡淡的道:“那就按严阁老说的办吧,这事就这样了!”
皇帝转身进了内殿,接着内里传来一声罄响,三个经常入西苑面圣的大臣知道这是叫自己等人滚蛋的信息。
三人面面相觑,三人都是顶尖的聪明人,自是看的出来今晚奏对不太合皇帝的心思。
但若说削藩废王,皇帝估计就勃然大怒了。
若说置之不理,皇上可能不会计较,但将来若是真有荣王想不开造反的事,现在越是放纵,将来种祸就越深。
皇帝就是皇帝!
翻脸杀人对皇帝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。
当年的夏言多受信重,皇帝倚为干城,后来就是受不了夏言的臭脾气撵走一次,但还是舍不得又迎回来当首辅。
夏言真正倒霉的原因是因为支持曾铣的复套战略,严嵩抓住这一点,说夏言和曾铣勾结,为了一已私利赌上国运,不把皇帝放在眼里。
嘉靖因此而大怒,夏言也成为大明头一个被杀的首辅大臣。
严嵩或别的阁臣,还有徐阶,袁炜等人绝对不可能在此时说什么担保荣王没有异心的话,一旦出现反复,现在有多得宠,将来就有多倒霉。
这些大臣都是大明亿万臣民中的精英,不管品行如何都没有一个笨人。
……
“其实就是他后悔了。”
严府内宅中,严嵩精力虽是不济,还是勉强坐着,喝着茶将昨夜之事对儿子严世藩一五一十的说了。
严世藩独眼中精芒闪烁,听完之后就是有了论断。
严嵩老了,熬夜越来越困难,思绪往往跟不上。
青词勉强还能自己写,但严世藩写的更合皇帝心思。
另外就是批奏疏,严嵩后来为什么将奏疏带回府里票拟,主要原因就是他自己批的已经跟不上皇帝心思,得严世藩代批。
后来严老夫人病逝,严世藩回分宜老家守孝,这段时间严嵩错漏百出,给嘉靖的感觉就是这条老狗不中用了。
而此时徐阶已经在内阁颇受重用,处分事情很合皇帝心思。
这才是后来严氏倒台真正原因,严嵩不合用,老迈了。严世藩名声太臭,而且不容于徐阶这个当用的大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