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里头,天气终于渐渐温和下来。
“这天好歹是冷了些,只怎么也不见下雨?”
“咱们这儿还是好的了,我听说北边那才是真的干,连粮食都种不活了……”
林若青从里屋走到房门口,外面婆子的说话声已经渐渐远去了。
刘嬷嬷从外头走进来,见林若青立刻笑了:“小姐站在这儿做什么?”
林若青抬头看屋檐上干燥了的青苔:“屋里坐着闷了些,嬷嬷,今年天气这样不好,粮食会不会遭了灾?”
刘嬷嬷进了屋里:“遭灾是必定的,咱们这里还好,一两个月不下雨,井水河水也少不了多少,然而北边听说已经有三四个月不见雨水了,他们那边本就少水,这么一闹足够折腾。
上回这样还是三十多年前,那一回啊,说是饿死了几万人,可实在吓人得很。”
林若青颔首,听见这样的话,心情总归有些受影响。
刘嬷嬷转头,拉住她的手将她往屋里头牵:“小姐也别为这挂心了,那时候的年景同现在不一样,那时候纵是你外祖父家里都过得不算宽裕,是个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的时候,现在不同,现在的年景好,碰上这样的事情开仓放粮便是,顶多穷困一些人家,不至于死多少人。”
林若青的外祖父本是朝中官员,不过在新帝登基之前便被降了罪,满门男丁皆斩,女人倒稍稍落了个仁慈,没被送去教坊,而是全进了尼姑庵。这事儿也是林若青生母去世后的第二年。
说起她的外祖父,刘嬷嬷又是一阵叹息:“若是你外祖父还在,也不至于让小姐受这样的委屈。”
刘嬷嬷总还是不满意陈家的婚事。
林若青没和她一起伤春悲秋,又探头往外看了一眼,扶柳见了问:“小姐是等翠竹吗?”
林若青点头:“出去好一会儿了,怎么还不见回来?”
扶柳笑说:“兴许是事情多,耽搁了,我出去看看。”她说完掀开布帘走了出去。
陪嫁的铺子已经说好,账面上的东西和手底下的人也都已经交到了林若青手上。东街的十五间铺子,里头有几个盈利的大头,一处是文房四宝,一处则是绸缎成衣,其他几个铺子零零总总经营着的东西都只能说是盈亏皆有,并没什么能看的地方。
而唯一两处盈利大头的铺子,交到林若青手上之时便已经空了,基本等于交给她一个店面罢了,连掌柜伙计都没给她留下。
这种小细节,林若青懒得费口舌,且她本来就不打算继续原本林家经营着的东西,至于掌柜伙计,走了更好,她还省得打发原本林吴氏安排着的人。
好不容易等了翠竹回来,她将更清楚的事情告诉了林若青。
“那两间铺子已经空了,早两天就换了个位置,老客都是知道的,如今店里头除了挪不走的柜台,旁的什么也没剩下,这两间铺子后头还带着个小院子,以前掌柜伙计都有住在那儿的。
另外还有刘叔说,小姐上次画好的图样,窑厂里说能做,只是数量不多价格就要贵些,中间还有料子不同,又有不一样的地方……”
林若青听得仔细,点头对翠竹说:“你去告诉刘叔,让他先不用管价钱的事儿,一样的东西,让他按着最好的,中等的,和最次的三个价格三个料子各做一份过来,等到时候我一起看。”
她要做的护肤生意,先要考虑的就是装盛的器皿,为此林若青自己花了好几种图样,如今还在制作的过程里。
翠竹连连颔首,然后擦擦额头的汗珠子又照着原路跑了回去。
要自己做点生意实在不是个容易的事情,别的不说,这个时代对女人的拘束就太大了。林林总总的事情不少,婚礼却已经眼皮子底下,多的事情还是要留到成婚以后了。
时间不紧不慢,转眼就是大婚之日。
林若青在林家这么多年,虽然说并没有得到林远的青眼。然而因着她母亲留下来的那些产业和单独给她的银两,从小到大她才是这林府里真真正正娇养出来的孩子。
她对婚礼的繁琐与疲惫有过设想,可林若青怎么也没有想到成婚的礼节能让人疲惫成这样,等最后披着盖头坐在婚房床上,等着人掀盖头时,她已经恨不得摘了脑袋直接往后睡下去。
可是礼数未成,她到底是睡不下去,只能勉强支着脑袋想事情。
她嫁的是陈家长子,名叫陈彦,今年二十有二,成婚的年纪上算是偏迟了。据说早两年一直在关外闯荡,还曾跟船远洋,是个见多识广且十分有气度的。也是因为生意上的奔波才将婚事拖延了下来。
陈彦也没有纳妾,这倒是寻常,林若青想,这是等她嫁进来以后该为丈夫解决的“体贴”。
只是也不知道后面什么时候能寻出空来自己出去一趟,也省得来来回回周折麻烦。
林若青胡乱想了一会儿,正对着自己染红的指甲盖发呆,门外传来了脚步声。
照着礼数,林若青连忙直着腰,还不等她有什么另外的情绪,来人终于到了门前,而后一气推开门脚下生风地大步径直走到了她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