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(17)左 右归丸
原来这冯崇儒,也是十年前他们同期进入太医院的医学生,当年与张汝翼同住一个号舍,医术在当年那批人中只能算是中等,光芒都被准名医榜上那批人掩盖。
和张汝翼不同,冯崇儒算是出生较为贫穷的书香世家,因科举无望,转而学医。
又因留任太医院无望,转而申请出任临漳惠民药局大使,这一干就是五年,前年因县医学训科年老卸任,冯崇儒兼任县医学训科与惠民药局,他也就成了临漳县唯一医官。
可别小瞧了这不入流的医官,这可是仅次于知县、主薄、典史与儒学教授,与阴阳官并列的县中第五官,主管全县医药卫生事宜。
放现在冯崇儒就是县卫生局局长,再兼任红十字会长。
张介宾还是第一次听说,去年汴梁发生疫情之事,他想到了当年那个少年,略有些担忧道:“去年汴梁也发生大疫了吗?不知张昶兄弟是否康健。”
张汝翼听张介宾提前当年那个小家伙,也忍不住笑道:“你就放一百个心,说不定你哪天倒床不起,他得讯后,还能远赴千里,去给你施医送药。”
张介宾听他这么一说,顿时知他一准打听过张昶音讯,不然绝不会这么肯定。
得知老朋友没事,张介宾也就放下心来,只是又忍不住埋怨道:“张昶也真是的,白学这么多年医了,小小瘟疫竟致桑梓死伤这般惨重!”
张汝翼却不同意,反驳道:“你怎知若没有张昶这些医者,汴梁会有多大损失?”
其实这倒是张介宾错怪张昶,毕竟当时虽然有隔离防控雏形,也知瘟疫会传染,可并不知道究竟如何传染。
因此医家在瘟疫中能发挥多少作用,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官府管控能力和官员的重视程度。
没有官府和官员的大力支持,医家想凭一己之力,消除当地瘟疫,是很难做到的。此时医家能做的也只是尽量减少损失而已。
接着众人又让林帮主详细说了他了解的各地抗疫情况。果然是捷报频传,鲜有去年的重大损失。
林帮主二人带来的消息,冲淡了众人心中的愁绪,不管往年如何,不管这世道如何,至少一直都有人在力所能及做着自己能做的一切。
晚间,众人就在小药市食肆践行,药市在城外没有宵禁一说,自然无需担心什么。
张介宾端着酒杯,一一敬酒,最后敬到林帮主这,感谢道:“此次会卿得以同时完成李大帅和太医院托付的任务,林帮主是帮了我大忙。只是药款的缺额,恐怕一时难以补全。”
林帮主闻言,也不由摇头道:“我们做生意的哪个不是把钱往官员手中送,借出去的哪有那么容易拿回来。左右缺额也不过八百多两,就算我捐献给朝廷了。”
此次张介宾带来了三百两银子,加上十几人在药市干了半月,随着切药熟练,工钱也日高,但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两。
户部虽然有批示,可州库房也正处于青黄不接之际,去年的赋税已上徼朝廷,今年的还没开始征收,只是象征性的拨付了三百两。
三次采购药材,第一次就是一千两,后两次虽少,也有四百多两。
林帮主也开有银号,张介宾将这六百三十多两存入银号,一切药材交易均由林家银号作保,支付了票据,只待庙会结束后统一结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