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安府。
一间小院的内室之中,一名少年端着碗,正在给自己母亲喂药,自从父亲死后,母亲伤心过度,身体变差了许多,直到搬到徽安府后,才慢慢好了一些。
少年名叫王毅,他父亲便是宁**王猛,暗中投靠了徽安军,在宁**攻打徽安府时,被邓玄离所杀,后来陆原将他留下的妻儿接到了徽安府。
望着逐渐长大,已经能照顾自己的儿子,王母十分欣慰,开口道:“等会到了你爹墓前,记得替为母带句话,就说我们现在日子已经安稳下来了,让他在下面不必牵挂。”
“孩儿知道了。”王毅点了点头。
这时,门外忽然传来一道叫喊声:“王毅,快点,不然要赶不及了!”
“来了!”王毅应了一声,给母亲将药喂完,这才开口道:“母亲,那我去了。”
王母又嘱咐道:“见了陆侯爷,记得要磕头,就说我们很感谢他对我们母子的照顾!”
王毅点了点头,见母亲没有再说话,这才离开了房间。
到了堂屋,一名和他差不多高的少年正在屋内等待着,这名少年身材高大,年纪虽轻,却透着一股与年纪不符的沉稳,正是黄口村少年林肇。
他也是王毅唯一的同龄朋友。
二人都在在东区书院读书,在那里读书的人大多志在从军,不过就算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王毅依然显得格格不入,如同一匹孤独的狼。
他不像其他学员一样,从军是为了仕途,对他来说,当兵只不过为了守护陆侯爷和秦将军,回报他们的恩情,若是没有他们,他和母亲现在已经在池州饿死了。
所以当别人都在玩耍时,他在训练,别人在向父母撒娇时,他在读兵书,别人在睡觉时,他在山野间打猎,贩卖猎物补贴家用。
就是在一次打猎中,他遇到了林肇,见到他的第一眼,他就知道对方和他是类似的人,一问之下,得知林肇父母双亡,从此两人就成为了朋友。
他们和其他朋友不同,在一起时也不会有很多话,但一言一行却极有默契,似乎总能猜到对方的想法。
瞧见王毅后,林肇关切道:“你母亲还好吧?”
“母亲的身体已经好了很多,一年后我也就可以安心进军营了。”王毅说着话,与林肇一起出了门,将大门关上。
出了小院后,二人快步向城外行去,出了东城门,只见官道上行人极多,大多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而去。
很快,二人行至一间巨大的庄园,这里原来是四大商会陈家的庄园,如今已被改建,庄园大门口的牌匾上写着三个大字——烈士园。
进入园内,往前走了没一会,只见前方出现一个巨大的石板铺就的高台,高台正前方,站立着徽安府大大小小的官员,官员身后是普通民众。
两旁则站立着两队士兵,他们是代表着所有徽安军来参加祭奠的,祭奠这段时间以来,所有牺牲的将士。
没有任何人维持秩序,但站在高台面前的人井然有序,人人面色沉重,偶尔有人嬉笑喧哗,也会遭受其他人的瞪视,立即住口不言。
高台之后,是无数个白色的墓碑,上面刻着烈士的名字,正因有了他们,才有了现在的徽安府,他们不应该被忘记。
王毅和林肇也很快加入高台前祭奠的队伍,看着眼前肃穆的场景,看到这么多人满脸肃然,对父亲和其他阵亡的将士心怀着敬畏,他也不知为何,心中特别心酸,险些落下泪来。
过了许久,王毅看到一名男子缓缓走上高台,那就是自己立誓要效忠的人,徽安军节度使,楚安侯陆原。
他面色十分沉重,大声说了什么,只可惜王毅站在太靠后,听不太清楚,接着他转过身,向墓碑方向长身一躬,接着走下了高台。
在这之后,官员们和百姓排着队伍走上高台,向墓碑群致礼,过了许久,总算轮到王毅了,行礼之际,他将母亲的话带给了父亲,同时补充了一句:父亲,您没走完的路,孩儿会接着走下去。
由于书院只放了半天假,王毅祭奠完后,便和林肇一起返回了东区书院。
这一天,徽安府的百姓都十分严肃,不少外地人都十分奇怪,徽安府刚刚归附了唐国,战争明明结束,他们应该高兴才对呀?
向本地人问起,这才知道烈士园的事,有些人惊奇,有些人感叹,有些人嗤笑,当然,嗤笑之人立即就被暴怒的本地人打了一顿。
陆原是在下午时分回到书房的,刚一回来,他就立刻投入了工作,眼下徽安府恢复安定,正是迅猛发展的时期。
他已经将秦幽谕、秦泉和蒙孝调回徽安府,军队也重新整编,经过最近一系列的战争,徽安府如今总兵力是四万八千多人。
其中第一军、第三军和俞逊手下的第四军都是一万人满编员,秦泉手下第二军和亲卫军在前段时间的战事中有所折损,人员还没有重新编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