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澄知道高洋在明知故问,但他已经不屑于计较太多,只把这种明知故问当成是高洋对自己示弱和讨好。时局大势尽在自己掌握之下,高洋就算心有二异,估计也翻不起什么大波浪了。
因此他就开门见山说道:
“你我兄弟从小就被父亲教育,将来一定要建立高家王朝。只是父亲始终突破不了“三纲五常”的束缚,一辈子被功名和声誉所累,以至于最终功败垂成,饮恨九泉,临死只能寄希望予你我兄弟。
我们曾亲眼目睹父亲这些年所受的煎熬。
父亲在世时,我们的出格之举尚受束缚。如今父亲仙逝,你我兄弟再无顾忌,尽可以放手一搏了。咱们以后可不能再像父亲一样委屈自己,一辈子为别人做嫁衣,咱们得换种活法。”
高澄说到这里,双目紧盯高洋,话锋一转:
“我早看出二弟和我心意相通,目标一致,都想建立高家王朝,完成父亲遗愿,对也不对?”
这个问题可是个软刀子,接过来弄不好就会伤自己。高洋眼珠一转,几句话又把刀把子递了回去。他说:
“哥哥这是哪里话,未免太高抬小弟了!
从小在丞相府里,都是哥哥在前面担事,小弟只知道躲哥哥身后避险。我已习惯了这种生存模式。
至于家族大任,那是长子的传承,哥哥休要往弟弟身上推卸。小弟自知心智情商都在哥哥之下,从没有越殂代疱的野心。
弟弟这辈子最大的心愿,就是跟着父兄打天下。如今父亲走了,长兄如父,哥哥就是小弟以后的靠山,而弟弟则是哥哥最忠实的拥趸。
将来有朝一日哥哥建国立朝,弟弟必将肝脑涂地追随哥哥。毕竟打仗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嘛!”
高洋这个回答完全可以打满分:既打消了高澄对自己的误解,又婉转地表达了忠心,同时还堵死了高澄的话题。可谓一箭三雕。
“弟弟所言即是,”
高澄果然改变了话题,
“竟然弟弟有意追随我这个高家长子,那我就不拿你当外人了,以后有我一口吃的,也就饿不着你。
事到如今,我也不藏着掖着了,就实话告诉你吧,建国立朝之事,我已搞定:孝静帝两天前就已经写下退位昭书与我,同意将皇位禅让,由我重组改朝,国号为高。三天后正式举行登基大典。”
此话着实让高洋吃惊不小:虽然早就料到高澄会篡位,却没想到他行动会如此迅速,要不是今天进府来,他和綦毋怀文一行人还蒙在鼓里呢。
高洋心里暗自庆幸,表面上却不动声色。
高澄见高洋没有反应,遂自顾说下去:
“虽说孝静帝无能,但改朝换代也没那么容易,必有一些贪恋旧主的遗臣跳出来聒噪,出幺蛾子,维护旧制,抨击新朝。
彼时我需要弟弟和我并肩应对,同仇敌忾。高家王朝保住了,你我日后才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,否则就会白白便宜那些捡漏的外人。将来我做皇帝,就封弟弟做并肩王,你我兄弟一心,方能成就百年大业!
哥哥如此安排,可遂弟弟心意?”
闻言高洋立刻满脸堆笑,拍掌应和道:
“哥哥英明!想不到你竟凭一己之力实现了先父遗志,光大了高氏门楣。作为哥哥的小迷弟,高洋焉有不配合之理!日后唯哥哥马首是瞻,哥哥指哪,我就打哪,绝不含糊!”
高洋天生是演员的料子,吃瘪的长相是他演戏的保护色,从小到大,无数的人都被他拙普的外表骗过,其中就包括他精明的父亲。
高澄并没有中招,反而借高洋的话头讹上了:
“怪不得有人背后说齐王是三寸不烂舌,七窍玲珑心。原本我以为父亲临死之前把龙虎剑留给你,只是为了让咱们兄弟互相制衡,现在看来,你这张嘴可是帮了大忙呀!
好吧,既然你说无意和我争夺父位,那就把龙虎剑交出来吧!传家宝在你手里,不是显得我这个当家人名不正言不顺了?”